1月7日,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五周年新质生产力大会在温召开。副市长王振勇,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李述汤院士、朱美芳院士、叶志镇院士、冷劲松院士、温州大学校长赵敏等院士专家出席会议。 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和代表,浙大相关部门领导和学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产业专家委员会,绵阳科技城新区,科研机构,合作企业及温州浙大校友会,创投机构,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见证研究院五年高质量创新创业成果。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张宏建教授主持会议。 副市长王振勇,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瓯海区委常委、副区长林照光分别代表市校区作致辞。他们肯定了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在过去五年中的成就,并期待研究院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继续出成果、出效益,助力温州科技产业发展,助力浙大一流学科建设,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浙大智慧与温州力量。 会议聘李述汤院士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述汤院士就研究院发展作讲话。 研究院副院长谢新宇教授主持该阶段分享 五周年总结 会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志江教授做五周年总结汇报,指出研究院以温州产业需求为导向、浙大优势学科为依托,布局了新材料、数字技术、生命健康“一峰两翼”创新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实践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贯通,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产业服务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五年来研究院创新创业成效显著,落地18个研发中心、孵化引进31个科创企业,300余位高新人才常驻,目前已建成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扩散板产线、首条国际一流锌溴液流电池一体化组装产线、国内首条球阀智能装配线等10条中试生产线,成功转化推出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扩散板、锌溴液流储能集装箱、纳米增硬地坪材料、新型防雷系统等高科技产品18项。孵化企业累计获融资金额1亿元+。有11家企业订单超百万,累计产值超3亿。其中获批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规上企业3家。 会上,研究院5位相关专家代表作成果汇报。 产业链代表 温州锌芯钛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海平教授分享公司创业历程、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情况。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教授带领下,团队在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技术领域始终走在科技前沿,已连续发表9篇Science/Nature子刊,7次刷新相关性能世界纪录。4项成果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产品性能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目前,钙钛矿量子点、母粒以及光学板产品已通过TCL等多家客户验证试用,并在上市公司四川长虹等企业应用。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利70余件,累计产值已突破1亿。 产业链代表 温州锌时代能源有限公司研发副总汪洋博士分享了公司在产品研发、中试生产与示范应用方面的实践。锌时代聚焦长时储能领域的锌溴液流电池研发,已掌握双极板、电解液、电池隔膜、电堆设计、电池一体化封装5大核心技术,建成电池防漏一体化封装中试产线,拥有20余件专利。已建成200KWh和800KWh储能系统产品示范项目。 创新链代表 脑机智能融合研发中心主任孙煜教授分享了世界各地区脑机接口发展现状与技术积累,指出脑机接口已奠定产业应用基础,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心围绕临床级脑电监测和经颅超声神经调控成功自研2个国产新品。临床级脑电监测产品(多导睡眠仪)四种型号皆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斩获订单;经颅超声神经调控项目已备小批量科研样机的研制和生产能力,样机成功通过动物安全性实验。 服务链代表 特种阀门数字化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金志江教授作科创赋能温州泵阀传统产业发展的成果主题分享。中心针对温州泵阀产业高端人才缺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现状,搭建永嘉科技特派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温州服务站等服务平台,并孵化温州风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条球阀智能装配生产线,助力方正阀门集团上市,联合斩获中国机械工业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心通过与地方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开展企业服务项目、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推进科技副总进企等多元化合作,为传统泵阀产业提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工厂设计、建设、运维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温州泵阀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链代表 新材料国际科创中心副主任范晓雷教授是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合力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低温等离子催化技术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聚焦低温等离子体这一新兴颠覆性技术,范晓雷在温州组建了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国际化团队,并成功攻克产业化技术痛点,实现样机设计及模块制造,并进入装配和测试阶段。范晓雷表示,得益于地方政府、浙大与研究院提供了创新及产业化思维培养的土壤,团队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绿电驱动等离子体催化技术样机开发及场景示范,在全球低温等离子体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保持领跑。 会议现场,研究院与泰昌集团、九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泰昌集团将与研究院在新型可持续工程材料、锌溴储能技术、雷电能量转换技术等能源领域开展合作。九洲集团将携手研究院,通过探索技术入股、股权激励、设立创投基金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金融助燃科创引擎,研究院孵化的2家企业获得资本青睐,现场举行企业融资项目支票交接仪式,其中温州锌芯钛晶科技有限公司获紫金港资本投资1500万元,温州益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天使人投资300万元。 锌芯钛晶由研究院新型光电材料研发中心孵化,公司主营研发、生产高性能钙钛矿发光量子点产品,研究颜色科学和视觉科学,为新型显示和健康照明等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及颜色工程和视觉健康综合解决方案。新一轮融资展现了资本市场对锌芯钛晶战略布局与经营发展的信心与支持,公司已累计获创投融资5400万元。 获得天使投资的益澄能源公司由研究院纳米环境材料研发中心孵化,该公司拥有油水分离新材料、生物质碳源等核心技术,致力于为餐厨垃圾处置行业提供新型装备技术,从而提高餐厨处置项目经济效益。 “第一个五年,以浙大成果为主,联动了浙工大、浙理工等省内高校力量,推进成果在温转化,下一个五年,我们要汇聚更多国际科创资源,联动国内外高科技成果,继续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发展,为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叶志镇院士在总结讲话中表示。 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实践,推进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以“研发中心+孵化企业,科学家+企业家”双轮驱动,强化创新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持续推出硬核科技产品,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打造成果转化动力源,助推温州新材料发展迈上新台阶,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